河南:“政策推进 协同运作” 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工作初见成效

据不完全统计,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工作开展一年来,全省共有近百所高校、8家科研院所、4家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及20余家代理机构、三百余家企业参与了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工作,征集筛选开放许可专利项目两千余件,达成许可200余件,许可费金额共计6900余万元。河南省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组织全省各参与主体协同运作,全面开展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较好地完成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和财政部下达的专利开放许可绩效目标。

政策先行,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工作基础夯实

为贯彻落实《“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加快推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充分发挥要素市场化配置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做好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全面落地准备工作,河南迅速行动,制定相关政策,建立协同机制,进一步拓宽和畅通专利技术要素流转渠道,促进省内专利“一对多”快速许可,达到激发供需、储备项目、探索经验和完善政策等效果,为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平稳落地、高效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在政策方面,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工作方案》要求,河南及时印发《河南省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豫知〔2022〕50号)和《关于进一步推进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工作的通知》(豫知〔2023〕18号),指导各省辖市、示范区知识产权工作部门深入辖区高校、科研院所、各级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行业协会宣讲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工作相关政策,征集筛选许可项目审核后在全省专利开放许可声明信息发布主平台公开发布;组织开放许可供需对接服务,拓展对接渠道;加强定价指导,保障专利开放许可达成。

在机制方面,河南建立了协同运作的工作服务机制,树立全省工作一盘棋的意识,指导全省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统筹协调组织高校院所、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及代理机构、重点产业园区、各类企业等市场主体积极参与专利开放许可试点,整合资源开放共享。各类市场主体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发挥高校院所的专利开放许可资源供给优势,唤醒高校“沉睡专利”,征集企业对高校院所专利转移转化的需求,建立专利转移转化供需数据库,利用知识产权运营平台、代理机构的桥梁纽带作用,搭建供需对接平台,提供全方位、全流程的专利转化服务。

多措并举,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工作亮点纷呈

在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和省知识产权维权保护中心的指导下,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知识产权局作为试点工作参与单位,通过引导开放许可专利供需,搭建许可信息发布平台,促进开放许可专利供需对接,建立专利开放许可相关配套服务,和建立激励引导机制等举措,全省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工作亮点纷呈。

多措并举,全面推广。郑州市组织各辖区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建立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工作企业服务群16个,配备专职联络员,梳理出高校、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科技型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重点领域清单,定向辅导宣传,点对点服务。三门峡市针对本市产业特点、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等宣传平台进行政策解读,加强与各相关单位、企业等市场主体的对接,了解需求方、许可方等信息,摸清专利开放许可的供需情况以及许可意向。许昌市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实施市县区工作联动,将专利开放许可工作纳入对县区的工作考核,长期推广宣传专利开放许可工作,针对许昌学院专利数量较多,且涉及到权益分配问题,重点与许昌学院沟通,支持帮助许昌学院处理好职务发明专利权益分配问题,制定相应的制度,形成长效机制。

拓展渠道,精准推送。信阳市适时组织省级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中心建设高校,科研院所,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和省级知识产权强企,园区,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服务平台等单位代表(负责人)座谈,听取对专利开放许可制度的理解和意见、市场供需双方的真实信息和诉求,建立起快速、便捷、高效的信息发布和供需对接机制,营造共建共治共享专利转移转化营商环境。濮阳市聚焦特色产业,举办与郑州科技学院技术转移学院、河南东鹏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河南省中创科技评价研究院等对接洽谈会,推介高校高价值专利技术,推动校企多元对接。平顶山、漯河、周口、商丘等地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精心组织深化校地合作,聚焦重点产业,持续精准发力,促进专利技术转移,拓宽转化渠道,共促融合发展。

集聚效应,以点带面。郑州市发挥高新区、金水区和郑东新区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的集聚作用,在高新区知识产权大厦、金水区国家知识产权创意产业试点园区、郑东新区龙子湖高校及“两个国家级中心”等知识产权聚集地开展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工作,充分发挥郑州技术交易市场等综合服务平台作用,积极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多形式合作关系,引导产学研等多方主体的协同联动和科研成果的贯通式转化。安阳市积极拓宽和畅通专利技术要素流转渠道,以高校院所为对接服务重点对象,以安阳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为承接载体,设立市级“专利开放许可”专栏,同步发布开放许可意向项目信息,同时,平台还为有意向试行专利开放许可的供需双方提供政策咨询、业务引导等配套服务。

服务引导,提升效能。为强化服务机构在专利开放许可工作中的“桥梁纽带”作用,省局组织服务机构专利开放许可工作交流会,聚焦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工作制度、专利项目的筛选审查、评估定价、纠纷解决、奖补激励等难点痛点进行探讨并寻求解决方案。新乡市建议将河南省开放许可专利项目同步在新乡市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数据平台发布,以促进服务机构的积极性,由服务机构对接高校,开展专利开放许可专题讲座,沟通专利开放许可意愿,收集筛选专利开放许可信息进行线上线下推广,提升专利开放许可快速达成。开封市以微信公众号、微博、新闻客户端等媒介,充分利用“知识产权宣传周”、知识产权入园惠企、知识产权巡讲等形式,前往河南大学、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一建设有限公司等高校和企业走访调研,宣传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征集筛选有市场化前景、应用广泛、实用性较强、适用于多地实施的专利技术参与试点。

保持清醒,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工作任重道远

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工作在中原大地上开展地如火如荼,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措施,河南在探索中不断前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面临一些困境,需要全系统、全社会共同努力,任重而道远。

专利开放许可工作亟待系统培训。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工作各类参与的市场主体包括基层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对专利开放许可的政策、操作流程认知不够全面清晰,影响专利开放许可工作效率,需要加强专利转化人才培养。

专利开放许可评估、定价难。专利开放许可实际操作中,普遍反映对于实施许可的专利评估和定价缺少科学公正的计算依据,需要加强评估与定价指导,引导供需双方科学合理定价、促成许可。

供需对接高效机制亟待完善。高校和科研院所拥有的未实施专利较为集中,数量大但是适合进行开放许可的、普惠中小企业的专利不多;高校的研发方向与企业的真实需求存在信息差,导致供需对接不畅,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探索研究,找到解决的完善方案。

下一步,河南省将实施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工作评价和奖补,按照《河南省专利转化专项资金实施方案》(豫知[2022]55号)要求组织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工作阶段性评价,鼓励和引导高校院所筛选有市场化前景的专利技术积极参与开放许可先使用后付费等试点工作,鼓励有专利技术需求、技术转化能力强的各类企业获取实施专利,支持各级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和服务机构搭建平台,通过精准匹配、信息推送等专业服务快速达成许可。

同时,组织专题培训加强定价指导和跟踪服务。利用全省知识产权运营专题培训,邀请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处室负责人来豫进行专利开放许可政策解读,指导向专利权人广泛宣传一次性付费、提成支付、入门费附加提成支付等常见的支付方式,指导专利权人实施相对科学、公允、低成本定价,保障达成快速许可,做好合同备案,加强专利开放许可达成后续跟踪服务。(李想 胡士林)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